西瓜裂茎流胶,咋回事?原来蔓枯病是罪魁祸首!
近年来,西瓜种植区,尤其是江浙地区,西瓜瓜茎在结果期经常会出现裂茎,并伴随着流胶等现象,终造成瓜藤大面积枯萎死亡,给种植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,而导致西瓜裂茎流胶的原因便是西瓜蔓枯病。
蔓枯病是造成我国西瓜减产的主要病害之一,在各种植区均有发生。病害流行时,传染迅速,可在短时间内使瓜田出现大量死藤,减产10%-30%,严重时甚至减产50%以上,极大影响西瓜的产量和品质,给瓜农造成的经济损失。
因此,对于蔓枯病的预防和及时成为西瓜丰产的必要条件。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一款土传病害十分有效的生物菌剂——鑫科植保黄叶死苗120,这款产品可是鑫科植保公司的明星产品,采用进口原药制剂,考虑到农民用药顾虑,该产品对土壤及作物完全无公害,还能够提高土壤的有益菌团,为后续作物生长起到了促进营养传递的作用。
西瓜裂茎流胶,咋回事?原来蔓枯病是罪魁祸首
西瓜蔓枯病的发病症状:
幼苗。子叶受害初呈水渍状小点,渐扩大为黄褐色或青灰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斑,不久扩展至整个子叶,引起子叶枯死。茎部受害,初现水渍状小斑,后迅速向上、下扩展,并可环绕幼茎,引起幼苗枯萎死亡。
成株。发病多见于茎蔓基部分支处,病斑初为水渍状,表皮淡黄色,后变灰色到深灰色,其上密生小黑粒点,随病势发展病部渐溢出琥珀色胶状物,干后为赤褐色小硬块,表皮纵裂脱落。潮湿时表皮腐烂,露出维管束,呈麻丝状。
茎节部也易受害,产生黄白色病斑,潮湿时软化、变黑,后密生小黑粒点,流出胶状物质。
蔓受害时,初产生水浸状病斑,中央变为褐色枯死,以后变色部分呈星状干裂,内部呈木栓状干腐。
叶柄发病产生褐色不规则病斑,表面粗糙,有小黑粒点,下雨后病部腐烂,易折断。叶部发病多从叶缘开始,产生“V”字形或半圆形黄褐色到深褐色大病斑,多具或明或隐的轮纹,后期产生小黑粒点,病斑易干枯破碎。
西瓜裂茎流胶,咋回事?原来蔓枯病是罪魁祸首
西瓜果实上发病,初呈油渍状小斑点,后变暗褐色圆形大凹陷斑,表面干裂,内部木栓化,常呈星裂状,后期病斑上密生小黑粒点。卷须受害后迅速失水变褐枯死。
叶子受害时,初出现黑褐色小斑点,以后成为直径1~2厘米的病斑。病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圆形,黑褐色或有同心轮纹。发生在叶缘上的病斑,一般呈弧形。老病斑上出现小黑点。
西瓜蔓枯病的发病规律:
发生危害程度与温度、湿度和栽培管理技术关系密切。在10~34℃范围内,病原的替育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,空气相对湿度超过80%以上易发病。多雨的年份发病快流行迅速。瓜类连作,地势低洼,雨后积水,缺肥和生长较弱,发病重,病情发展快。温室和大棚栽培,过度密植,通风不良,湿度过高易发病。
对于西瓜的蔓枯病来说,瓜农们应该以预防为主,综合防控,具体措施如下:
1.高温闷棚。利用棚室休闲期,夏季进行高温闷棚处理,可有效消灭棚室内的病原菌,减少病原菌数量。
2.选用健康种子及种子处理 无病株上选取健康果实留种;播种前进行温汤浸种,可以有效杀死或抑制种子携带的多种病原菌。
3.加强田间管理。施足腐熟有机肥,增施磷钾肥,培育健壮植株,增强植株抗病能力。控制田间湿度,使用高垄栽培;棚室栽培时,要适时通风排湿,使用膜下滴灌或暗灌,减少温室棚膜结露机会;合理密植,增加株间通透性,露地栽培时,雨季要注意防涝,雨后注意排湿。及时将发病植株出棚室或田间,减少病原菌数量;选择晴天上午整枝打叉,打叶掐丝要留3厘米长,有利于及时喷药预防。
4.合理轮作。甜瓜与禾本科植物轮作,可降低蔓枯病的发病率。
5.及时用药。蔓枯病高发期,及时检测和预防。蔓枯病病菌一般在整蔓后留下的伤口和裂蔓口侵入,应及时对伤口及蔓部喷药。可在病害发生初期,每亩用鑫科植保黄叶死苗120稀释500倍液喷雾或灌根,每隔5~7天防治1次,视病情连续防治2~3次。